〔雕刻出文化和情感的木雕〕

 

台東縣達仁鄉的土坂部落是排灣族重要的文化發源地之一。雖然這裡跟其他排灣族部落一樣,曾歷經日人統治、戰後臺灣的政權轉換,以及外來宗教的傳入影響,但百年來依然堅守著重要的傳統祭儀「五年祭」,此祭儀不僅代表著神與祖靈對部落的祝福,更是全臺部落唯一百年內未中斷過的五年祭儀。

 

 

 
( 圖:五年祭最著名的祭儀為主祭的「djemulja神祖靈刺球儀式」。)

 

 

這趟因參加五年祭的見學之旅,走入祭儀期間的土坂部落,親身感受整個部落對於文化傳承的謹慎以待,也望見許多族人藉由多種形式延續文化——木雕工藝即是其中之一。

 
 
 
( 圖:土坂部落入口的獵人雕像,是國寶級木雕大師朱財寶(排灣族名Sapari )的木雕作品。)

 

 

每一道刻痕鑿的都是部落的故事

 

土坂部落的入口處有座獵人雕像,那是國寶級木雕大師朱財寶(排灣族名Sapari)的傑作,Sapari也是保留部落文化的關鍵人物。Sapari原本是一名獵人,經常撿拾一些木頭雕刻成豐收或狩獵的日常情境,作為消磨時光的嗜好。

 

後來,一名來自瑞士的神父來到部落傳教,當時部落的文化多是仰賴口述流傳,這位神父認為排灣族文化是部落的根基,致力推動更深入的紀錄方式。為了尊重當地的文化,神父在興建天主堂時特別邀請Sapari協助建築的木雕裝飾,將當地傳統文化結合西方故事,例如:教堂內有象徵排灣族祖靈的百步蛇圖騰,以及將主耶穌或

是三位一體的形象重新詮釋成族人的面容。

 

Sapari在土坂天主堂的雕刻經驗讓他的作品廣受讚譽,也正式開啟木雕藝術的創作之路。他在部落成立「撒巴里文化藝術工作室」,以排灣族的生活為靈感,透過人像、圖騰、桌椅和刀鞘等形式展現部落故事。

 

 
 
( 圖:國寶級木雕大師Sapari(朱財寶)之子張威光。)

 

 

撒巴里文化藝術工作室成為對爸爸的思念途徑

 

撒巴里文化藝術工作室現由Sapari之子張威光接手,裡頭典藏大量Sapari的工藝作品。張威光過去長年在台北的五星級飯店任職修繕工作,會利用下班後的空檔練習與父親耳濡目染的雕刻技藝。2011年,家族遭遇了悲傷的故事轉折,Sapari在大竹高溪進行漂流木吊掛作業時,不幸被滑落的漂流木重擊,最終不治離世,震驚藝壇。

 
 
( 圖:張威光紀念爸爸的創作作品。)

 

 

為了傳承父親的工藝精神,張威光近年返鄉,正式拾回雕刻刀投入全職創作。他把對父親的思念注入木頭的刻痕,作品風格擅長將山豬形象作為人的化身。今年在Sapari發生意外滿十二年那天,張威光完成了一件關於父親的作品。

 

這件作品中,被布蓋住鼻子的山豬代表了失去生命的父親Sapari,張威光把原先躺在靈床上的父親,場景移至與部落相依相存的大竹高溪。另外兩隻山豬則寓意著大自然與祖靈,希望他們能將父親帶到安詳之地。

 
 
( 圖:作品背面的數字象徵著時間和思念)

 

 

張威光回憶著父親:「有次跟爸爸在山林搬運木頭,不慎失足滑落被刀鋸劃傷,爸爸趕緊扛著我上車就醫。結果爸爸出事時,我卻遠在北部沒辦法救他。後來,我請人開棺,輕吻了爸爸額頭數秒鐘,我知道那是我們最後一次肉體接觸的機會了。」張威光試著從腦海裡拽出一些詞語,但依然難找到對應的詞彙表達突然失去的親情。

 

翻到作品的背面,張威光刻下了父親遇難與宣告不治的日期,另外一側2023年10月8日則是他完成這件作品的日期——每一道刻痕都是長達十二年的思父之情。

 

 

 
 
( 圖:雕刻的使用工具)

 

 

刻畫生命歷程的雕刻工事

 

回到土坂部落的張威光,生活作息圍繞著雕刻工事的時序前進。每件作品得先挑選合適的木頭柱體,將底部橫鋸平整,以確保木頭在雕刻過程保持穩定。然後,他會觀察木頭的木紋,透過保留木皮與削除的拿捏,打造作品的視覺層次。接著才利用鏈鋸輔助削出作品大致的輪廓,進入更細緻的處理,包括草圖打磨、定型、細節修飾、砂紙拋光到最後的染色上漆。

 

他主要在早上雕刻創作,下午則時常帶領遊客進行約三小時的木雕體驗課程(體驗課程至少提前兩週預約,四人成團),課程內容涵蓋排灣族文化介紹、參觀工作室的故事,最後是基礎木雕技巧教授。這樣,前來體驗部落文化的人,就可以帶著自己親手刻製的圖騰回家。

 

"每一塊木頭背後,都蘊含著濕潤的生命故事。"

 

              

 

楊甯凱

(下港女子 作家)

粉絲專頁「下港女子」創辦人,以真誠的角度書寫地方風土民情,著有:《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一書。以真誠、溫暖的角度,書寫旅途的真實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