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文化習俗〕

 

農曆九月九日雙九交疊是「重九」,也是人們俗稱的「重陽節」。為什麼稱呼重陽呢?源自舊時相傳基數一、三、五、七、九是陽數;而偶數二、四、六、八則是陰數,因此將月和日都是「九」為數字的重九稱之。

 

 

華人社會很喜愛運用同音字的象徵,由於又與「久」同音,兩個九九帶有壽命長久、長命百歲的祝福,故重陽節又稱敬老節,讓平時愛在心裡口難開的後輩,可以透過這個節慶表示敬意,探望長輩,陪伴家人。

 

 

重陽節的傳說與由來

 

最早關於重陽節的傳說,追溯南朝文史學家吳均的《續齊諧記》。故事內容概述東漢有一位汝南人桓景隨著費長房學習道術。某天費長房突然向桓景傳達警訊:「九月九日那天村子裡將會有災患發生,你得快點回家。並且帶著全家人配戴茱萸、攜帶菊花酒往高山爬去。」桓景遵守費長房的提醒,帶著全家到山上避難,沒想到下山之後,村子裡的豬雞牛羊都莫名死去,一問之下原來是瘟魔的襲擊。

 

後來,費長房給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再次拿茱萸和菊花酒要求他於下一次的九月九日當天告知左鄰右舍上山避開瘟魔,桓景便在山下斬除禍害。雖然村子恢復平靜,但從那之後每到九月九日這天,茱萸、菊花酒和登高成為流傳的習俗儀式。

 

 

臺灣人的重陽節:公媽節

 

至於臺灣人的重陽節,日治時期的臺灣歷史學家連橫曾記載於《臺灣通史》:「九月初九日,謂之重陽,以麻粢祀祖。兒童放紙鳶,繫以風箏。自朔日起,人家多持齋,曰九皇齋。泉籍為尚。」紀錄當時有供奉祖先牌位的臺灣人會在這天準備麻糬祭祖,所以重陽節在臺灣擁有「公媽節」之稱。移民來臺的泉州人更有為了慶祝九皇大帝誕辰,從農曆九月初一到初九連吃九天齋的九皇齋習俗。

 

 

 

除了九皇大帝外,九月九日也是許多民俗信仰的大日子,傳說玄天上帝成道之日和媽祖飛昇之日都在九月初九,尤其在馬祖南竿的馬港天后宮,每到重陽節會舉辦媽祖昇天祭的大型慶典,展演一系列民俗活動並邀請全臺各地的媽祖廟前來遶境。這天同時是最萌囝仔神中壇元帥聖誕,也就是廣為人知的三太子;臺南新營太子宮提早在八月便會為了重陽節的到來摩拳擦掌,這段時間各地的三太子也會陸續回到太子宮,人們會買彈珠汽水、棒棒糖和蜂蜜蛋糕等甜點收攏太子心。

 

 

 

「九月九,風吹滿天嘯。」到了重陽節已不那麼暑氣難耐,臺灣東北季風開始颳起,是放風箏的大好時機。不少家庭也會號招一起去放風箏,尤其現在的風箏形狀多變,不再單純四四方方造型,有些是卡通人物的超人造型、有些是模仿奔月的嫦娥;也有一些是仿造空中翱翔的老鷹,都為今日的風箏活動添增不少樂趣。

 

 

重陽節的食物:糕點、羊肉麵

 

重陽登高吃糕的諧音,自然而然延伸重陽祭祖要準備糕點祭祀的習慣,希望萬事皆高升。臺灣應景感恩之意,比較常出現的糕點有:慎終追遠的草仔粿、吉祥福氣象徵的麻糬和喜氣洋洋的紅龜粿。

 

 

 

另外,還有一項因「羊」與「陽」諧音延伸的羊肉麵重陽飲食文化;且麵要吃白麵,因為「白」是「百」字上方去掉一橫,有一百減一的九十九涵義,應用在九九重陽節。剛好羊肉蛋白質含量高,相較其他肉品低負擔,很適合家中長輩食用,為他們進行一場秋季溫補。

 
 
隨著時代變遷,或許每個家庭過重陽節的方式早已變異,但不論是有個理由與長輩吃頓飯、與他們到公園裡走走伸展筋骨,或是陪著他們一起爬山登高,只要核心是「陪伴」都是重陽節實現敬老尊賢最真誠的信仰。

 

 

 

 

楊甯凱

(下港女子 作家)

旅遊部落客兼自由接案工作者。
2019年成立粉絲專頁「下港女子以真誠的角度書寫地方風土民情,著有:《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