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的時機與觀念〕

 

對我來說,進補有點像是時代的產物。早年大家日子過得困苦,久久才會吃到一次肉,透過進補來補足身體缺乏的營養素,可能是藥材調理身體狀態;也可能是食補來潤養身體。隨著民生社會日漸富足,大眾飲食文化越來越多元,普遍不會有營養不良的問題,過去的進補觀念開始與現代生活相互揉合,延伸成遵循的養生價值。

 

 

對我來說,進補有點像是時代的產物。早年大家日子過得困苦,久久才會吃到一次肉,透過進補來補足身體缺乏的營養素,可能是藥材調理身體狀態;也可能是食補來潤養身體。隨著民生社會日漸富足,大眾飲食文化越來越多元,普遍不會有營養不良的問題,過去的進補觀念開始與現代生活相互揉合,延伸成遵循的養生價值。

 

 

 

這樣的演變軸線也依附在我的成長經驗中。幼稚園時期與阿嬤一起住在木屋裡,那棟兩層樓的木屋有前後兩個區塊,前面是兩層樓的建築,包含一樓的客廳和二樓的房間;但廚房與浴室是在後方獨立的矮房建築,中間透過天井連接。阿嬤總在這區露天空地燜煮補藥,隱約記得裡頭有常見的白芍片和枸杞,香氣總會籠罩一整排街屋。

 

 

 

進入體制讀書後,開始與爸媽居住,爸爸擅長使用食補的方式,多是以魚湯或是滴雞湯的形態出現在家中的餐桌,以食補代替進補。隨著時代演進,市場上也逐漸展售真空包裝的藥材燉煮包,到中藥房抓幾帖燉補的回憶不再常見。現在的我若去中藥行多是寒流時想煮杯熱紅酒,才會去買幾根肉桂回家削成碎屑,或許某方面也從唸書時的元氣進補,到長大後擺脫日常瑣事的心裡滋潤。

 

 

進補的觀念

 

傳統中醫學《黃帝內經》記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認為冬天是一年四季最適合儲存能量的季節,並將「春、夏、秋、冬」對應五行中的「木、火、金、水」;同時也相聯五臟「肝、心、肺、腎」。這個說法也影響進補的學派,像是某一說就是以臟補臟的概念,例如:吃魚眼睛補眼睛,或是吃豬肝補肝。

 

不過越來越多醫師出面釐清,補是針對身體虛弱時的療法,身體不會只有冬天特別體虛,其他季節若有需要補充營養的時候,也得適時進補;而非是全擠在冬季這個時節,不小心吃進太多高納高油的湯品。

 

 

進補的時機

 

臺灣長輩說服進補時最常說:「吃苦當作吃補。」喻為良藥苦口,彷彿越苦越健康。進補時機,常見的狀況如下:家裡小孩進入青春期邁向成人、女性生理期後、產後坐月子、冬天增加禦寒能力和手術後需要傷口復原時。

 

◆ 青春期:第二性徵開始明顯,常見進補方式有補腎和補氣,補腎在中醫進補對應到骨骼;而補氣則是調養脾胃,幫助營養素的吸收。

 

◆ 女性生理期後:多食用深色豆類或是含鐵量豐富的食材,補血舒緩。

 

◆ 產後坐月子:華人文化俗話總說「月子坐得好,一世無煩惱」強調產後一個月休養的重要性,避免食用涼性食物或是生食,建議以清淡且易消化的烹調方式,保留食物原有的營養,修護身體。

 

◆ 冬天暖和身子:在《吃的臺灣史》一書指出,薑母、麻油和米酒是臺灣食補文化中的重要配角,在常見的薑母鴨、羊肉爐和麻油雞中,都可以看到這些食材的身影,被稱臺灣食補歲寒三友。

 

◆ 手術後復原:以魚肉為主,因為魚的蛋白質比較好吸收,常見的是像是被稱為開刀魚的鱸魚湯,有助於傷口癒合。

 

 

每個人身體條件不同,建議進補前可以尋求專業人士討論,以確認自己身體狀況適合哪一種進補方式。同時也別忘了,補充營養只是其中一個維護身體的方法,平時也要維持作息正常、多喝水和適時運動,擁有健康的人生才能讓幸福延續長久。

 

 

 撰稿者/攝影:楊甯凱(下港女子 作家)

 

 

 

 

 

楊甯凱

(下港女子 作家)

旅遊部落客兼自由接案工作者。
2019年成立粉絲專頁「下港女子」以真誠的角度書寫地方風土民情,著有:《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