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代表著今年即將往冬季邁進,氣溫逐漸下降。由於日夜溫差大,在緯度較高的國家會出現水氣凝結成霜的現象,人們得好好儲備過冬的食物。另一方面,為了轉換應對天氣的心情,民俗領域會建議民眾前往廟宇解災厄,或是祭祀祖先,祈求平安健康。

 

每逢祭祀的時刻,正是花卉拍賣市場產量較高的時候。臺灣祭祀常用菊花,尤其我們時常在祭祀場合看到的那些鮮豔帶粉的桃紅色小菊花。但您知道嗎?這些花其實是為了提升經濟價值的染色菊。花農會根據季節和品種,將芬蘭小粉或白鑽石等菊花,用食用色素染成藍色、橘色或桃紅色等繽紛色彩。

 

這次我們透過彰化縣田尾休閒農業協會的推薦,前往位於溪湖的「秉濠花卉」,他們的農場主要種植用於妝點環境的切花品種,我們見證了從花田採收到裝箱,再到進入拍賣市場的過程。

 


佔全國94%菊花產量的彰化縣

根據農業部報導,早在1950年代,農民便將菊花引進彰化田尾一帶種植。到了1960年代,民間與學術單位開始試驗電照栽培技術,利用這項技術調控菊花的開花週期,以穩定供應市場。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和官方資源的支持,彰化現已成為臺灣重要的花卉生產地。

 

彰化的花卉產業以切花、苗圃、球根和盆花組成,其中切花類又以菊花產量為全國之冠。經秉濠花卉的負責人莊雅慧和陳俊穆得知,個體戶的花農通常是獨立作業的供應狀態。有些人與固定配合的貿易商合作,直接外銷至海外;有些則是根據拍賣市場的價格,將產量分配至臺灣五大花卉拍賣市場,包含台北、台中、彰化、台南和高雄。

經營十年的秉濠花卉在彰化的花農中算是資歷較淺。莊雅慧原本是雞蛋中盤商,後來因為健康因素中斷了耕耘了十四年的事業,轉換職涯跑道至花卉產業發展,現與丈夫陳俊穆共同經營秉濠花卉。

 

 

花農的一天,以秉濠花卉為例 

 

清晨七點,莊雅慧一家推著移動花車,順著花田的細徑走。眼前的芬蘭高度超過植物支撐架,莊雅慧表示:「拍賣市場對花卉有基本的尺寸要求,芬蘭菊需要長到約80公分才能進入拍賣。」從花田至消費者手上大約經歷三到四天的時間,因此在一片翠綠的花苞中,花農要選擇那些微微綻開的芬蘭作為採摘目標。

 

通常芬蘭菊在定植後約21天會進行摘心作業,促進側枝發育,從而增加花朵數量。為了確保花田中的菊花在相近的花期內開花,花農們會使用半夜自動化電照栽培技術,控制花芽分化階段。這樣不僅可以抑制提早開花,還能讓花梗逐漸生長到拍賣市場要求的長度。

 

 

採集後,需要對花卉進行分級與分束。首先淘汰不合格的花枝,然後根據花況分為A級和B級,接著將十枝花整理成一束,並進行花莖的裁切、整合和綑綁。未染色的芬蘭菊在拍賣市場每束價格約為70至80元,但經染色後,若市場競爭者較少,每束價格可達200元。因此,秉濠花卉比其他菊花農多了一道染色和沖洗染劑的工序,之後才裝袋封箱,送往指定的花卉拍賣市場進行拍賣。

 

 

臺灣花農的期待與挑戰

 

具有秋天意象的菊花,透過花農運用電照技術調節花期,產生了不同開花期的季節性品種。大多數菊花,如秉濠花卉種植的品種,屬於觀賞用;少數則是有機栽培的可食用菊花,例如黃杭菊,常在霜降過後氣溫變化時,成為人們入冬前的滋補佳品。

 

然而,花農的產業仍然是靠天吃飯。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頻繁出現,年均溫度若落差兩度,就會影響植物的生產過程。如果遭遇颱風或暴雨,導致花田淹水,花農們可能需要搶購幼苗,重新開始種植。為了降低事業風險,秉濠花卉也開始培育自己的苗圃,以應對突發的天氣狀況。




(下港女子 作家)


楊甯凱


粉絲專頁「下港女子」創辦人,以真誠的角度書寫地方風土民情,著有:《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一書。以真誠、溫暖的角度,書寫旅途的真實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