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這是出自文學家馮夢龍《醒世恆言》的名言,意思是當人們遇到喜事時,精神總是特別爽朗,猶如每到中秋節這一天,月亮看起來也特別皎潔明亮。每逢與親朋好友的團圓時刻,除了聚在一起剝柚子、吃糕餅,當然也得抬頭看看那顆其實每天與我們相伴的明月。

 

 

月亮與潮汐之間的關係

自古以來,月亮不僅是思鄉的象徵,更實際影響著地球的潮汐。海水受到太陽與月球之間的引力影響,會產生週期性的漲退現象。當海水漲至最高點時稱為「滿潮」;中秋節是望月,當天太陽、地球和月球接近成一直線,這時候的交互作用容易出現超級大潮。此外,當海水退潮至最低點時則稱為「乾潮」。

 

滿潮與乾潮之間的潮差區域形成了生態豐富的潮間帶,靠海維生的人們也會在此採集食物來源。先民運用潮差的智慧,在潮間帶透過石頭堆疊出石滬,發展出傳承千年的誘捕漁法。隨著產業轉型與航運發展,臺灣的石滬多數在1970年代後荒廢,然而根據澎湖團隊「離島出走」透過空拍機協助的田野調研,至今仍有超過七百座石滬散落在澎湖群島之間。

 

澎湖石滬被臺灣列為世界遺產潛力點,作為漁業文化的活化石,不僅可以成為觀光旅遊的亮點,也是人類石砌工藝文化重要的一部分。為了保存過往生態漁法的痕跡,這次跟著離島出走和石滬修復職人洪振坤(以下簡稱坤師)的腳步,一起前往紅羅潮間帶的石滬進行修復,並紀錄依照潮汐變化而決定下水時間的職人身影。

 

 

石滬的原理與構造

 

石滬是一種人造的漁業設施,由於建造與維護需要大量勞力,澎湖地區的石滬幾乎都是由一整個或是多個家族共同持有,大家會依照股份分配前往石滬收魚的指定天數。因此對於當地人而言,石滬其實是一種海上的不動產概念。

 

早期,人們在搭建石滬之前,得不斷前往海邊觀察潮差位置,接著收集石材。他們會撿拾火山爆發後湧出地面的玄武岩,然後等待漲潮時利用海水浮力把石塊搬送至指定範圍搭建。

 

根據功能的複雜程度,石滬分為弧形石滬、單滬房石滬和多滬房石滬,原理是漁民觀察水流搭建石堤。魚群不會倒退游,所以建造的滬彎會形成路徑的引導方向,將魚群誘導入淺水區或是滬房裡,這樣漁民在退潮時就能輕鬆捕捉。滬房是石滬的核心構造,也是大家熟知的心形形狀,例如七美著名的雙心石滬就是屬於複數滬房。

 

 

修復石滬的石砌技法

 

坤師本業是木工師傅,對於材料的堆疊技術相當熟練。針對年久失修的石滬,職人們身邊通常會伴隨著小工,組成一支接近十人的海上工作團隊。坤師專注於整理崩塌的石滬地基,年輕的小工們則負責撿拾散落在附近的石材,供坤師重新疊砌石滬使用。

 

石滬的每一塊石材都得是站立式擺放,正確的位置和安插對的角度是確保石滬地基穩固的關鍵。尖銳的部分要朝外,當接觸海水的面積越小,使石堤在海浪來襲時受到的衝擊減少,並具備洩壓的作用。

 

地基堅實後,就可以拿中小型石頭直立填補內櫃(石堤中間的結構),但這時得注意石縫之間的距離以讓海水能夠流通,從而營造出適當的水壓。石堤的高度根據每個地區的潮差來決定,漁夫們通常會將高度設在潮差的三分之一處,以避免石堤過高而使魚群不敢游進。最後,進行鋪面修平作業,確保每塊石頭都緊密地固定,讓人們可以安全地在石堤上行走。

 

石滬修復其實對人的腰椎會產生負擔,但坤師卻總是不遺餘力地帶領工班與石滬修復遊程體驗,將聚落附近的閒置石滬慢慢修回來,藉以傳達環境教育的重要性。正如長期跟在坤師旁的離島出走團隊在《回到滬之島》一書寫下的,每一個石滬都是澎湖人持續與海洋交心的證明。




(下港女子 作家)


楊甯凱


粉絲專頁「下港女子」創辦人,以真誠的角度書寫地方風土民情,著有:《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一書。以真誠、溫暖的角度,書寫旅途的真實樣貌。